摘要:那些经过初步筛选的公司接下来会收到更加严格的审核。这个过程包括对员工、财务状况和项目的审核,并且要与创始人、客户以及其它投资人进行会谈,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审核其它与该公司相关的第三方信息。
就像大多数VC一样,我们每周也要审核大量的交易,同时建立了一个体系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那些不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如行业,阶段,模式等)的公司。
那些经过初步筛选的公司接下来会收到更加严格的审核。这个过程包括对员工、财务状况和项目的审核,并且要与创始人、客户以及其它投资人进行会谈,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审核其它与该公司相关的第三方信息。这个过程会帮我们进一步淘汰掉一些公司,我们最终只会对一小部分进行投资。
当我们拒绝对一家公司进行投资时,我们总会花时间去告诉创始人原因是什么。而这篇文章罗列了11个常见的原因,我们认为它们会帮助创始人提高获得融资的可能。
透明度不足。当感觉到一个创始人不坦率,那么我们立马就会失去兴趣。投资要建立在双方坦白交流的基础上,而遮遮掩掩就会毁掉它。
没有自己的特色或知识产权。如果一个公司无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么即使它现在是成功的终有一天也会失败。
具体点讲就是,你现在的成功别人能够轻易地复制,你越成功,你的对手就越多。但如果你的公司有什么“独门绝技”(可以是技术,知识,甚至是人脉),这就能帮助你走得更远。一开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以后你也能风光下去。
没有可靠的成规模的营销渠道。我们都喜欢去投资那些回报率高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并没有明确的营销渠道,或者投入回报比不高,那么他们很可能就只是需要我们的投资去找到这些渠道。
我们更愿意去投资那些已经进行了足够的市场探索,并会用我们的钱去扩大这些有效渠道的公司。我们最喜欢的就是那种充分了解如何去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的创始人,他们不需要我们操心公司的盈利。
不明白自己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我们发现创始人对公司KPI的了解会直接关系到这家公司能不能成功。
首先,创始人必须告诉我们哪些指标与公司的业务息息相关。其次,这些指标必须是他们认真检测并计算过的。最后,他们必须明白那些东西会直接影响这些指标,以及哪个指标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成败。
运营时间短。当我们要投资一家公司时,我们希望它起码已经运营了1年了。融资需要占用创始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会影响公司业务的增长。我们希望公司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放在业务增长上,而不是去担心融资的问题。毕竟你的公司要是已经运营了12个月并有了可观的业绩,那么下一轮融资自然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目标市场太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想出了一些创新的甚至是天才的方案,可惜他们的方案只能针对一小部分人。一个公司应该拥有足够大的目标市场才能确保自己的盈利。如果一个公司向我们展示的合理目标市场不足(我们通常要求要有每年10亿美元),那么我们就不会去投资。
初次盈利。我们发现第一笔交易结束后公司的估值越高,往往投资风险就会降低更多。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司进行第一次交易以后看看它的产品到底适不适合市场,再选择是否进行投资才是明智的做法。
没有长远的打算。我们更中意那些创始人,他们有个很清晰的计划,一步一步地让公司的估值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许将来他们的结果与当初计划会有所偏差,但如果没有具体的计划那么想走到那一步会更难。
不了解你的对手。很多公司经常告诉我们“我们没有竞争对手”。我通常都不信。创始人就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对手以及对手的解决方案,从而细分自己的市场并决定怎么进行销售。一个公司的潜在客户会将该公司的产品与其它同类产品进行比较,而精明的创始人就会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位,并取得成功。不了解你对手的产品又不能确保自己的产品能鹤立鸡群,那么你注定会失败。
团队各部门不平衡。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需要进行不同的分工。投资人更希望看到的公司是各个部门都富有效率,且平衡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能生产出来优秀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能卖得掉。
创业不是儿戏。我们希望创始人能百分之百投入到这个公司里去。最起码,他们应该全天候都在公司工作。当然最理想的是他们已经投入了相当一部分数额的资金进去了。一旦创始人这么做了,那他们就没有退路了,因为失败的话他们的付出将会付之东流。
这些东西可能都还不够全面,但也希望能给创始人一些帮助,让他们能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而拿不到融资。
(注:本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