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公司基本户的钱拿出来
公司赚钱了,基本户好几百万,老板很开心,但是!要怎么取出来呢?
要知道,公司基本户的钱是公司的,不代表是老板的,如果这要直接取出,一般是按分红算,需要交纳20%企业所得税和20%个人所得税。
那么,合法的公转私方式有哪些呢
人工支出——以工资或劳务费形式发放
人工支出,就是通过发放工资或劳务报酬,将企业的钱拿出来。
但这并不是让出纳把钱转到个人账户上那么简单。
发放工资——要交个税和社保
发放劳务报酬——要扣个税,还要代开发票
股东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分红并不等同于刨去成本后的纯利润。企业一笔100万的业务利润,先后要经过企业所得税和个税两道税收。
企业所得税: 100万*25%=25万
个人所得税:(100万-25万)*20%=15万
以个人借款名义
一些企业老板会以个人借款为名,从账上拿钱,这种方式有视同分红征税的风险。借款年底前记得要还给公司,或者干脆就老老实实做现金分红,把个税交了
根据《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第二条关于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长期不还的处理问题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这就是说,如果股东向企业借款100万元,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逾期未归还,将要缴纳20万元个人所得税。
发票报销——费用套现
比如说花5万税款开了100万的发票,直接报销成现金 或为了资金流符合,公司把100万打给对方公司,对方公司扣掉5万,再想办法把剩余的95万打到老板个人卡,这种违法的方法过去有不少公司这样做,但现在风险风险太大,坚决不能做。
而且,有时还会碰到发票骗子。
当然,还有些老板通过多报些费用,比如招待餐费,或者咨询费等等,现实中小企业中这种情况比较多。
对外投资
选择税务管控力度较低的区域,注册新公司并持有股权,将资金以投资名义进行转移。再以被投资为运作主体,通过费用报销、薪金发放等途径把钱从该企业中取出来。
这种行为比较少见,一般企业也不会考虑到这种方式。
两套账——收入不开票、不报税,进私户
还有一些企业干脆不开票,收入直接走个人账户,他们觉得既然没有开票,那就不用进公账,也不用交税,账面上的收入成本发票合法合规,税务局看账本也发现不来问题。事实上,这样做的涉税风险十分高
或者先进公户,但不报税,挂在往来,然后把钱又转出来。冲往来账。
无票收入并不是无迹可寻,一般收入都有对应的成本,尤其是制造业,税务稽查时,可以从收入成本配比上发现问题,比如车间耗费大量的电费与人力,却没有对应的收入,或者报表上的主营业务成本大于主营业务营业收入,这都是十分不科学的,没有企业会做完全不挣钱的生意。
往往像这种无票收入,收款的个人账户都为企业法人、法人家属等。税务稽查时,可能还会对公司法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的个人账户进行盘查。
依法诚信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和觉悟,企业避税方式有很多,合理报税才是最佳选择。
利用税收洼地企业节税和变现
有些公司利润比较高,有人想办法在税收洼地成立企业(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通常这些企业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个人所得税在3.5%甚至更低,增值税正常缴纳,让这个企业提供服务给公司,这样利润就转移到了这个洼地企业。
然后再从这些税收洼地企业拿钱。
这个要有真实的交易基础,没有真实交易基础的话在未来出现问题的概率会变大。
这里讲的税收洼地企业,一般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等形式,还有些地方政府还有税收返还政策,这样税就更低了。
当然,这个政策用过头,就会成类似冰冰案件。
公司对外购买资产再变现
红木家具的故事:公司买了套红木家具,这个家具作为公司固定资产入账,经过几年之后,折旧计提完了。
然后公司把这个家具低价处理掉了。
但实际上这个家具非但没贬值,还升值了,这个家具去了哪里谁也搞不清。
其中一种可能就是变现了,钱变成老板的钱了。
除了红木家具,公司也可以买其他资产,这些资产应该与公司经营相关,并且有变现价值。
股东个人资产高价卖给公司
这里讲的汽车也是非常常见的,股东自己掏钱买了车,也用了几年。
某一天,公司把这辆车买下来变成公司的车,过户给公司。
这个时候,汽车的费用包括折旧,汽油,保险,维修等等都可以进入公司费用。
公司还少交企业所得税。
把股东财产租给公司
有时候,股东自己有一套房子用来办公,但是没向公司收过租金,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这个方法。
其实,为了公司的业务,使用了股东的房产,当然付钱给股东了,这样财务报表也才准确。
人利用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个税优惠政策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
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其他优惠政策
利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利用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利用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节税